特色技术

特色技术

特色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技术 > 正文

肺通气显像

发布时间:2024-11-23 作者: 来源:核医学科 点击数:

经呼吸道吸入一定量的放射性微粒之后,由于微粒直径的不同,将使之分别沉降在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肺泡壁上,采用γ照相机或SPECT可使气道及肺显像。当呼吸道某部位发生狭窄或完全阻塞时,雾化颗粒不能通过阻塞部位,可在阻塞部位形成沉积,在阻塞部位以下呼吸道至肺泡出现放射性稀疏缺损区。采用此方法来判断气道通畅情况及病变状态,以达到诊断目的。

适应证:1、了解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及各种肺疾病的通气功能变化,诊断气道阻塞性疾病;2、评估药物或手术治疗前后的局部通气功能,观察疗效和指导治疗;3、与肺灌注显像配合鉴别诊断肺栓塞和COPD;4、监测患者呼吸功能及对治疗的反应。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检查前准备:显像前无需特殊准备,但应向患者解释检查程序并取得配合。接通雾化器各管口,使之处于工作状态。令患者用嘴咬住口管,用鼻夹夹住鼻子试吸氧气,使患者适应此种呼吸。将高比度(>10mCi/0.1ml)的99mTcO- 4注入锝气体发生器的石墨坩埚内,在充满氩气的密闭装置内通电加温,在2500℃的条件下99mTcO- 4蒸发成锝气体,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通过连接管及口罩吸入3~5口锝气体即可。

显像方法:选用SPECT显像,常规采集八个体位即前后位(ANT)、后位(POST)、左侧位(LL)、右侧位(RL)、左后斜位(LPO)30°、右后斜位(RPO)30°、左前斜位(LAO)30°和右前斜位(RAO)30°。

开单流程:检查→核医学→SPECT→肺通气显像。

肺通气/肺灌注显像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