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痒啊~痒啊~痒啊~痒!!!”……你是不是也因为皮肤干燥、瘙痒、忍不住想要挠抓,然而挠抓只解一时之爽,继而仍然会很痒甚至挠破皮引起感染,不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甚至连睡觉都不得安稳。或许,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引起的: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英文名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又称为“异位性皮炎”、“特应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与过敏性鼻炎、哮喘,被戏称为“过敏三姐妹”,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包括红斑、渗出和结痂、苔癣样变等)、以及剧烈瘙痒等等,不同的人表现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因此关于特应性皮炎,你需要get以下8个小知识。
NO.1什么原因会引起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是遗传因素:例如父母亲等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可能就是你出现这个疾病的强风险因素。也可能是环境因素:例如气候变化、生活方式改变、不正确的洗浴、感染原和变应原刺激等。还可能是心理因素:例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现有的研究认为,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影响皮肤屏障功能、或异常免疫应答、或皮肤菌群紊乱等,可能导致了特应性皮炎的发病。
NO.2哪些人群容易出现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最常发生在儿童身上,也有许多成人发病,且整体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的年龄发病部位和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NO.3特异性皮炎能治好吗?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治疗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减少或减轻合并症,提高生活质量。正规和良好的治疗及疾病管理可使特应性症状完全消退或显著改善,患者可享受正常生活。
NO.4特异性皮炎应该怎么治疗?
依据《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有很多方式,包括基础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系统治疗、紫外线治疗、瘙痒的治疗、抗微生物治疗等。

在进行治疗前,应对特应性皮炎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分级(如:湿疹面积严重指数、特应性皮炎严重性计分、皮损面积、瘙痒评分等)。通常将特应性皮炎分为:仅皮肤干燥、轻中度、中重度、顽固性/严重四个等级,并应按照阶梯治疗原则进行合理的治疗。

NO.5特异性皮炎的基础治疗应注意些什么?

(1) 合理洗浴:合理洗浴不仅可以去除皮肤表面污秽痂皮,还可以降低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数量。建议洗浴温度在32℃ ~ 37℃,洗浴时间5 ~10 min。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其pH值最好接近正常表皮pH值(约为6)。洗浴频度以每日或隔日1次为宜。
(2) 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外用保湿润肤剂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不仅能阻止水分丢失,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度。建议选用适合自身的保湿润肤剂,足量多次,沐浴后应该立即使用。
(3) 改善环境:避免各种机械、化学物质刺激,如搔抓、摩擦,毛织物、酸性物质、漂白剂等刺激,及时清除汗液对皮肤的刺激;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避免过度干燥和高温等刺激,适宜居住温度为18℃ ~ 22℃;控制环境中致敏物,如尘螨、动物皮屑、花粉等。
(4) 食物干预:儿童常见食物过敏原为牛奶、鸡蛋、小麦、花生、大豆、坚果、贝壳类和鱼等。如果食物和皮疹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建议避食4 ~ 6周,观察皮疹改善情况,必要时进行食物激发试验。但应注意不要盲目避食,以免营养不良。
(5) 避免接触过敏:常见的接触致敏物为镍、新霉素、香料、甲醛、防腐剂、羊毛脂和橡胶等。建议特应性皮炎患者尽可能避免接触上述致敏物。
NO.6应该选择怎样的外用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
基础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选用以下三类外用药物帮助治疗。
(1) 外用糖皮质激素(TCS):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线治疗用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抗增生等作用。按照强度一般可分为四级(超强效、强效、中效、弱效,见下图)。

使用注意事项:
① 注意不同病期、不同部位,使用不同强度和剂型:初治时应选用强度足够的制剂,炎症控制后逐渐过渡到中弱效TCS;面部、颈部及皱褶部位推荐短期使用中弱效TCS。
② 注意不同年龄药物的选择:儿童、妊娠早期避免使用含氟激素。
③ 注意用药频次、用量、疗程:每日1~2次,在患处薄涂一层,疗程2~4周。
④ 注意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包括诱发或加重局部感染;皮肤变薄、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接触性皮炎等;大面积长期使用TCS(特别是强效或超强效)可致肾上腺抑制、血糖升高。



(2)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单用、也可与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或序贯使用,还可用于特应性皮炎的维持治疗。代表药包括他克莫司软膏(0.1%,适合成人;0.03%,适合儿童及不耐受高剂量的成人)和吡美莫司软膏(1%)。
使用注意事项:
① 常用于面部与皱褶部位。
② 无免疫受损2岁以上患者适用;避免免疫系统受损患者使用。
③ 无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短时间的烧灼和刺激;可致光过敏,应限制日晒。
④ 皮炎较广泛的患者合用CYP3A4抑制剂时(如红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钙通道阻滞剂和西米替丁等)应当谨慎。
(3) 外用磷酸二酯酶(PDE4)抑制剂:能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代表药物克立硼罗软膏(2%)。适用于2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局部外用治疗。在患处涂抹薄薄一层,每日2次。
NO.7外用药物治疗时,涂抹多大的量该怎么衡量?
通常用外用乳膏或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时,采用指尖单位作为剂量参照。
指尖单位(FTU):是指从一个5mm内径的药膏管中,挤出一段软膏,恰好达到有食指的指端至远端指间关节横线间的距离长度的药量,一个FTU约重0.5g,可以供双手掌均匀涂抹一遍,据此可以推算相应皮损的用药量。

NO.8传统治疗效果不佳时,还有什么办法?
随着医学的发展,生物制剂的兴起给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是首个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炎症因子白介素IL-4和IL-13信号传导。国内批准用于治疗外用处方药控制不佳,或不建议使用外用处方药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需要时,也可以和外用激素联合使用。
使用注意:
① 推荐成人初始计量600mg(300mg注射两次),继以每两周一次给予300mg,皮下注射给药。
② 注射部位应选择大腿或腹部(肚脐周围5cm以内的区域除外);如由他人进行注射,也可注射于上臂;建议每次注射轮换注射部位。

③ 如错过一次用药,应尽快给药。此后,恢复在规定时间内的定期给药。
④ 治疗特应性皮炎16周后无效的患者考虑停止治疗。
⑤ 老年患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无需调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
2.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2015
3. 度普利尤单抗说明书
4. 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