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29日,2024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成功举办,吸引了肿瘤领域医政、医疗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推动中国肿瘤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构建更加繁荣的大健康生态圈贡献力量。27日,医生、企业和媒体代表共同参与的患教专场成功举办,这也是CSCO患教专委会首次CSCO年会上举办患者教育专场。会议内容涵盖数智融合、医患协同、生态圈建设、患者关爱等四大主题,分为五个环节,内容丰富而务实、隆重而热烈。
大会主席、CSCO患教专委会主任委员殷咏梅教授在开幕式上表示,得益于AI技术的应用和国家以及整个医疗生态圈对患者教育的重视,如今做好患教工作“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CSCO患教专委会前任主委、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朱波教授表示,随着肿瘤慢病化到来,患者教育工作尤显重要。此次患教专委会专场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通过这一平台,可以交流如何在临床诊疗中更好地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案,并实现肿瘤患者全程化管理。
患教除了需要医生努力,企业、媒体,一个都不能少。现场,阿斯利康领导作为企业代表发言表示,阿斯利康一直在通过支持各种患教活动增强肿瘤患者对抗疾病的决心、丰富患教渠道。目前正在利用AI为患教、医生教育增效,希望和医生、媒体携手为患者的康复贡献更多力量。
“肿瘤患者在医院期间可以规范管理,院外如何管理?CSCO患者生命支持计划项目为此而来。”殷咏梅教授表示,CSCO患者生命支持计划项目包括报告解读、心理关爱、营养饮食指导等内容。
殷咏梅教授介绍,肿瘤患者院外管理一直是难点。肿瘤患者一些药物需要通过DTP药房购买,因此,可以通过肿瘤医生对药房的药师进行培训,让药师具备进行患者教育的能力,对患者院外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等进行指导。在国外这一模式已经实行,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慢病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很好的管理。
希望将这种模式引入中国,为肿瘤患者服务。通过这一项目,CSCO患教专委会通过专家资源在编写药事服务手册、共识,及定期带教、义诊、培训实操型药师方面可大有作为。通过试点,如果可以给患者实质性帮助,希望将这一模式推广到更多医院,进行授牌、科研产出,以及提供政策建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俊、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建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斯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修宇教授主持数智融合优化科普环节
医疗健康行业正从信息化转向数字化,数字化医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管理模式。除了将医疗很好整合外,还包括健康宣教、全程管理。数字化医疗在肿瘤检测、诊断、治疗三个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在筛查领域也有成型产品应用。如湖北省试行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已累计完成超5000万人筛查。
数字化工具在患者端,除了通过互联网+医院的模式实现线上诊断治疗,还能加入随访,并联合医联体医院建立患者三级管理网络。还可以应用于症状管理,线上患者全病程关注。研究显示,日间诊疗中,主动参与症状管理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降低、生存期更长。目前,癌症患者智能随访系统、患者症状管理模块、“女娲”平台等已在不同地区落地。数字化患者教育有无限可能,未来可以在专委会领导下开展更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