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成立于1988年,为全军首个获批的肿瘤诊治研究所,经过几代肿瘤学工作者不懈努力,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卫勤全面发展的科室。学科先后获批中国人民解放军肿瘤诊治研究所(2005年)、肿瘤免疫治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国家级重点学科-军队建设项目(2016年)、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23年)、第二批军队临床重点专科(2024年)、复旦排行版提名学科(2024年)。学科现有170余人,含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博导6人,硕导9人。人才队伍包括中央军委保健专家2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杰青1名,国家优青2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1名;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1名,银奖3名;军队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1名;西部人才计划2名,重庆英才3名,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1名。科室展开床位222张,包含三个病区、放疗中心、日间病房、临床药物试验中心和基础-转化研究实验室等功能单元。年均门诊量68810人次,年均收治患者15000余人次。在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肿瘤多模式精准放疗方面优势突出,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声誉。

学科带头人

朱波,男,1974年3月出生,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常委、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前任主委,中国免疫学会生物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积极开展肿瘤免疫基础和转化研究,是国内知名的临床肿瘤免疫学家。领衔国际和国内创新药物多中心临床试验10余项,参与5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写入国际、国内肿瘤诊疗指南。牵头或参与撰写中国指南和专家共识共20余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5项;以通信作者在Nat Med,Cancer Cell和STM等国际顶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共5项;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军队创新领军人才和重庆市学科领军人才等荣誉。
专科特色
1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率先建立多维度基因检测平台,利用FISH、PCR- Array、NGS、WES、免疫指标检测等技术,实现肿瘤一站式精准诊断,实现精准分子分型,提升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效果 。
2.多模式高精度放疗:以智能放疗体系为特色,融合前沿技术与临床创新。首创自动化靶区勾画系统与智慧远程放疗平台,构建全流程精准放疗体系,拥有多项专利与著作权。涵盖 20 余项先进技术,年均完成超 1600 例高精度治疗,彰显放疗领域的技术引领与学术标杆地位。
3.精准免疫治疗:依托多维度检测平台,构建国内领先免疫治疗体系。创新开展 12 类疗法,开发新靶点,建立预测模型,实现个体化治疗。研发联合治疗新策略,牵头临床研究,在免疫耐药等领域突破,引领实体瘤免疫治疗发展。

发展方向
1.建成军地融合智慧放疗平台。依托智能化放疗系统建设,以PET-CT、PET-MRI、3D-MRS为基础,推进放疗全流程数字化和自适应升级,实现自动化;借助云端系统,完善远程放疗服务。相关技术将通过指南和专著推广,为军地患者提供优质"一站式"放疗服务。
2.构建肿瘤免疫治疗创新平台。推进免疫治疗技术迭代与药物创新,开展CAR-T治疗淋巴瘤IIT研究,完成首个细胞免疫治疗I期临床IND获批,同步开展TCR-T和NK细胞研发;发展联合治疗策略,建立疗效评估体系,形成多瘤种免疫治疗方案。
3.打造军地协同肿瘤诊疗平台。深化国际前沿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以卫勤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展CAR-T、TCR-T等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及指南制定;推进放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策略,建立多瘤种疗效预测体系,形成规范化诊疗方案,建成全军示范性肿瘤诊疗中心,加速建设世界一流肿瘤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