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科室动态

科室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动态 > 正文

【为部队服务】“造血式”帮扶助力高原眼科医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3-08-30 来源:眼科 作者: 点击数:

近日,由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眼科团队远赴西藏日喀则地区为当地医疗机构、军民开展送医、送技术系列服务活动。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特长体现专业水平,通过专题学术报告、手术实操培训、新技术开展、义诊、护理培训班等形式送去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理念受到当地军民的高度赞扬

共飨学术精准对接

“与平原地区相比,高原紫外线照射强度大、空气稀薄,这也导致了高原地区白内障的发病率高于平原地区,且呈低龄化趋势。另外高热量摄入也是高原地区白内障的诱因之一,高原长期缺氧,导致晶状体中的钙、钠增加,钾和维生素C降低,促进白内障的形成。患白内障之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在眼科疾病知识专题学术报告会上,新桥医院眼科袁容娣主任带领团队围绕高原白内障、眼外伤、高原眼表等疾病的诊治、检查的前沿动态开展了专题讲座,并进行了交流学习。

军内首例谱新篇章

“看得见了,看得见了,托切那!”8月8日,新桥医院眼科袁容娣主任和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白内障专家叶剑教授带领范围医师、陈春林副教授在海拔3860米的高原,成功为一名75岁视力仅有0.02的藏族老人实施了白内障手术,次日复查显示,视力由0.02提高到了1.0,老人双手合十高兴地不停地感谢军医们。

保战友健康就是保战斗力!专家们表示,此例手术的成功,为高原患者提供了更佳的治疗手段,一方面是医疗技术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医疗耗材保障的提升,为进一步研究探索高原地区卫勤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奋斗在高原的子弟兵的眼健康吃了一颗定心丸。

手把手传夯实技能

随着设备更新迭代与手术技术的成熟,微创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显微操作是眼外科医生的基本功。在陆军第九五三医院,新桥医院眼科黄艳明、黄莉芸医生开展一对一的“眼科常规显微操作”培训。培训中,老师们详细讲解了眼科显微器械的握持方式和操作步骤。

“眼球的结构极为精细,且暴露在体表,较易遭受外力打击。官兵在日常训练或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作业环境复杂多样,更容易导致眼外伤发生……”在眼外伤救治培训中,专家们针对常见的灰尘、碎石子、铁屑等异物进入眼睛,外物伤及眼睛、化学性眼外伤等情况,结合当前最先进的救治方法,就如何进行救治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学员们纷纷上场运用动物眼参与实操练习,现场气氛活跃。

培训后,大家纷纷表示,传授的技术和专业救治知识非常实用,夯实了基础技能,对临床的救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爱心义诊 守护光明

为普及眼科知识,引导藏民爱眼护眼、健康用眼,8月9日,在陆军九五三医院开展了“关注眼睛健康”义诊公益活动,为近百名藏区百姓义诊,并进行眼部健康保健宣讲。

在义诊中,医护人员利用电脑验光仪、裂隙灯等专业仪器对到场藏民开展了视力、眼底等检查项目,并针对检查情况提出建议及治疗方案。藏民次仁扎西说:“最近我感觉眼睛不舒服,是军医大学的军医们用仪器检查后告诉我,眼睛里有胬肉,需要到医院做手术。早发现才能早治疗,这样的活动对我们太有意义了,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义诊活动。”

凝聚智慧 共探发展

为提升高原眼科护理质量和眼科护理专科技术水平,医护一体化共同促进藏区眼科的发展,同时更好的保障边防官兵和藏民的眼部健康,在陆军第九五三医院学术厅成功举办“高原明珠论坛.眼科护理培训班”。培训班以“眼科优质护理实践新进展”为主题,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眼科护理新技术、新趋势、新理念。来自藏区30余名护理同仁参加会议,共同交流学习白内障是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和常见眼科操作技术如睑板腺按摩、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结膜异物剔除等专业护理知识。

“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和培训模式,让我们非常受益!”会后,参加论坛的护理人员纷纷表示,这次眼科论坛内容很丰富、理论实践相结合,学到了很多国际前沿的眼科专业知识,也学习了同行的规范化护理经验,回去能够更好地将所学所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广大官兵和藏民提供专业的优质服务。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眼科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2019年以来共有20余名医护人员先后接受组织重托前往西藏日喀则地区全力践行“造血式”轮岗代职,为提升高原地区眼科医疗水平,守护军民健康贡献力量。

(文字:李春梅、周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