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医学中心李忠俊教授团队于2019年10月8日,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 Natl Acad Sci》杂志(IF:9.58)发表论著“CRIF1 as a potential target to improve the radiosensitivity of osteosarcoma”。这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生物学实验室在细胞放射损伤耐受领域又一原创性研究成果。该文第一作者为检验医学中心冉茜副研究员、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肿瘤中心金丰博士及检验医学中心博士生向阳,通讯作者为李忠俊教授。(全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6/41/20511.long)
随着包括放疗在内的核技术的广泛应用,阐明放射损伤发生机制的迫切性日益凸显。李忠俊教授团队前期研究发现,CR6相互作用因子1(CRIF1)是细胞辐射应激的关键调控因子,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抵抗放射诱导的凋亡和衰老中具有重要意义(Stem Cells, 2015,33(6):1915-26;Theranostics, 2017, 7(10):2634-48)。本研究深入探讨了CRIF1在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骨肉瘤细胞放射耐受中的作用机制,发现:骨肉瘤细胞遭受放射损伤后,高表达的CRIF1与CDK2在细胞核内共定位;CRIF1通过促进CDK2的Thr14及Thr160位点的磷酸化,从而分别介导G1/S期检查点激活及NBS1的Ser432位点磷酸化,进而同时完成细胞周期阻滞和DNA损伤修复;最终促进了放射后骨肉瘤细胞的存活。
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CRIF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预后相关,结合该团队前期成果——CRIF1与CDK2结合的界面抑制剂可有效提高骨肉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J Am Chem Soc, 2019, 141(4):1420-24),此系列研究证实Crif1是骨肉瘤细胞放射损伤的关键调控分子,并且具有肿瘤放射治疗新靶标的临床应用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