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杨清武教授团队MARVEL研究成果在国际卒中大会(ISC2024)发布并同期在JAMA发表

发布时间:2024-12-03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急性大血管闭塞再通早期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MARVEL试验)是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神经内科资文杰教授、杨清武教授团队联合全国17省市82家医院协同开展的全球首个探讨低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再通后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试验结果于北京时间2024年02月08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举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SC2024)上向全球发布,并同期在《JAMA》杂志上在线发表。

本研究第一作者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清武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资文杰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郭昌伟、岳成松、宋加兴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凤利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背景介绍

脑卒中是中国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尽管近年来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血管内治疗及溶栓治疗),其疗效依然无法令人满意,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脑保护治疗方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前模型展示了其用于卒中治疗的潜在能力,主要包括减少梗死体积、稳定血脑屏障、预防血管炎性水肿以及调节免疫应答,然而这一潜力并未在临床研究中获得验证。这些研究获得阴性结果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其一,这些研究与目前的临床实践以及动物模型存在着巨大差别,这些研究均在再灌注治疗(血管内治疗以及静脉溶栓)盛行之前开展,影响了基础疗效转换为临床获益。其二,这些研究纳入的为“假定缺血性卒中患者”,包含了相当一部分出血性卒中患者。这些缺陷迫切提示,需要在血管内治疗人群中开展大规模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再灌注辅助甲泼尼龙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试验内容

当前,脑保护药物是脑梗死临床治疗领域至今未解决的卡脖子问题。MARVEL试验联合全国17省市82家医院旨在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再灌注治疗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合格受试者必须满足:(1)年龄≥18周岁;(2)从发病到随机化时间在24h内;(3)根据临床症状或影像检查初步判断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4)NIHSS评分≥6分;(5)ASPECTS评分≥3分;(6)CTA/ MRA/ DSA证实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M1、M2段闭塞,并决定行血管内治疗;(7)患者或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设计,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甲强龙组和安慰剂组。本研究最终入组1680例患者,其中839例为甲强龙组,841例为安慰剂组。试验结果显示,甲强龙组和安慰剂组在90天的死亡率(23.2% VS 28.5%),90天mRS0-4分(71.5% VS 66.2%),48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8.6% VS 11.7%)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MARVEL研究最终证实,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早期联用低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mg/kg/d,持续3天)能显著降低死亡率、重残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