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请关心您的睡眠

来源: 点击数: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良好的睡眠可以恢复精力和解除疲劳,可越来越多的人饱受着失眠的痛苦,如何正确认识、应对失眠呢?我们来认识一下:

1

什么是失眠?失眠有哪些表现形式?

失眠是指患者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 30 分钟;

2、总睡眠时间减少:每天不足6小时;

3、睡眠维持困难:每夜觉醒次数 ≥2 次;

4、早醒,比往常早醒2小时以上。

2

偶尔的失眠和失眠症有区别吗?

偶尔的失眠人人都有,不用担心,通过去除诱因、自我调节,睡眠能很快恢复。失眠症是指每周失眠≥3次,持续时间≥3个月,一般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3

服用安眠药应该注意些什么?

有些人担心会对安眠药产生依赖,所以,宁愿忍受失眠的痛苦,也不愿意服用药物帮助睡眠,其实,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服用安眠药帮助睡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使用安眠药应注意以下问题:

■根据失眠的表现形式,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

比如:不能耐受次晨残余作用的患者可选择佐匹克隆胶囊;入睡困难者可选用起效快的药物,如唑吡坦、扎来普隆;抑郁症患者的失眠可选用米氮平;焦虑症患者的失眠可选用苯二氮唑类药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

■服药时间

预期入睡困难时,可在睡前5-10分钟服药;上床后 30 分钟仍不能入睡时,可即时服药;距离预期起床时间大于5h时早醒者,可即时服药。

■服药剂量

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避免滥用。

■给药方法

可采取间隔给药方法,每隔1-3天服药1次,每周 2-4 次。

■疗程

给药疗程不超过2-3周。

■停药方法

应采取缓慢、渐进式停用药物,避免突然停药,以免产生反跳性失眠、震颤、焦虑等戒断反应。

■药物副反应的预防

老年人应该减量给药,严防跌倒。

■用药禁忌症

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重症肌无力、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禁忌使用,以免抑制呼吸;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服药期间,避免饮酒。

4

如何改善睡眠?

■心理调节:避免过度担心,怕失眠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失眠,要持乐观态度,认识到失眠也是可以调节的,也是可以治疗的。

■作息调节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起床、吃饭、运动、工作、睡眠时间相对固定,按时起床、按时睡眠。减少白天睡眠时间,避免下午小睡。拒绝睡不着却总还赖在床上想补觉的做法。

■饮食调节

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钙、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避免过饥过饱,避免咖啡、浓茶、饮酒刺激,睡前可进食牛奶以助睡眠。

■运动调节

每次运动30分钟,活动宜放在睡前5小时。

■睡眠环境调节

安静、舒适、整洁、温度、光线适宜的睡眠外环境,保持轻松、愉悦、宁静的心理内环境。

■采取适合自己的促眠方法

数数、数羊、深呼吸、听轻音乐等。

■如果睡眠难以自我调节,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