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后,高尿酸血症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四高”。每年的4月20日是全国高尿酸血症日,旨在提高全民对高尿酸疾病的关注。4月19日上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在门诊部一楼健康教育园地举办“远离痛风,关爱肾脏”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帮助大家认识、预防、发现和规范化治疗高尿酸血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都开始学会“享受”生活,大吃大喝,饮食油腻等不良生活习惯形成,这不是真正的“享受”,而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凶手”。“三高”大家都耳熟能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而高尿酸血症已经悄悄成为危害全民健康的“第四高”。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高于420μmol/L,绝经期前女性高于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3%,约有1.7亿人,具有高发病率、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流行特点。
“420”—“420μmol/L”,是高尿酸通用诊断标准;“420”—4月20日,则被定为“世界尿酸日”。
在健康宣教活动中,新桥医院肾内科陈枫教授向市民开展了一场关于《高尿酸血症的防治》的专题讲座,他从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市民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危害、高尿酸血症/痛风如何治疗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
讲座结束后,陈枫教授,石钰护士长,杜宇医师,黄健芳主管护师,邓俊娜主管护师等进行了现场义诊,为参加义诊的百姓进行尿酸快速检测,接受咨询,提供诊疗建议,发放高尿酸防治资料等,受益人群三百余人。
“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引起痛风,还可损害肾脏功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匿杀手。”据新桥医院肾内科陈枫教授介绍,高尿酸血症,大家或许不熟悉,但“痛风”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痛风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当疼痛发作时,轻者为轻微刺痛,酸痛或烧灼感,严重者疼痛难忍,半夜大叫也不足为奇。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但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都会发生痛风。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约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且逐年增加。高尿酸血症除引起痛风,还与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一旦确诊,需要接受规范治疗,控制高嘌呤食物,禁酒,合理运动等等。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建议尿酸降到300 μmol/L以下,对于有痛风性关节炎、心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尿酸降到360 μmol/L以下,对于无痛风性关节炎、心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尿酸降到420 μmol/L以下。
陈教授称,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老年人、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痛风病史的、久坐不爱锻炼、高嘌呤饮食(爱吃肉、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以及高糖饮料)的人群,相对来说更容易得高尿酸血症,因此日常应以预防为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吃高嘌呤食物、多饮水中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基本方法,平时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对症治疗。



